高中文言文:“之”放在主谓之间一定是取消句子
1、③“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2、译为: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3、(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4、“之”复指“六艺经传”,翻译时去掉了。
5、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6、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可以知道了。
9、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10、译为: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11、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老师。
12、“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1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臣壮”本可以是一个主谓句,此处“臣之壮也”做的是状语。
14、四、作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可去掉
15、第二个“之”代“童子”,即孩子。
16、“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17、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1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9、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20、做助词,翻译成的
21、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22、七、作代词,复指主语,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翻译时可去掉
23、译为: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24、三、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去掉
25、译为:古代那种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6、(5)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27、译为:古代的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28、译为: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帮助他)学习书中的句读的,不是我所说的能够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疑惑的。
29、古之学者必有师。
30、译为: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种情况吧?
3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前一个“之”
32、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33、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34、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35、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3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7、士大夫之族,曰弟子曰师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3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9、(2)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40、“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41、如:①子夏之晋。
42、“之”用在主语“其年”和谓语“先后生于吾”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即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谓语动词“知”的宾语。
43、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44、“之”用在主语“人”和谓语“无惑”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45、不知句读,不解惑,不懂句读,不能解释疑难问题
46、②何陋之有?
47、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8、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9、【“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5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51、一、作助词,可译为“的”
52、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3、译为: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54、如:①宋何罪之有?
55、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5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7、“之”的所有用法:
5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9、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6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以我为美),是因为偏爱我啊。此处美和私都活用为动词,美还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美我”本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句,但是加了"之",就作整句的主语了。其他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例子
61、“之”用在主语“师道”和谓语“不复”之间,使原来的主谓句子变为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全句的主语。
6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63、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4、(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65、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6、译为: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但)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67、②马之千里者。
68、译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69、译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两个“师之”中的“师”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师之”即为“以之为师”,亦即“把他当作老师”。)
70、如: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71、译为: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72、译为:我是向老师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7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类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7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75、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76、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77、《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下册第683页对该句的“之”注为:“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按此说,这里的“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其实这里的“所存”即为“存在的地方”,显然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作谓语。由此看来,这里的两个“之”不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化句子形式为主谓短语”的。因此该注是不可取的。
7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9、问之,则曰……
80、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81、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82、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3、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84、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85、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86、译为: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弟子称老师等等的,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他。
87、“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88、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89、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90、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1、五、作代词,代人,可译为“他”、“他们”,或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
92、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93、八、作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
9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95、译为:“之徒”中“之”译为“这”,“徒”译为“一类人”,“之徒”即为“这类人”。
9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7、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98、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99、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性的施舍”。
10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01、(1)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10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03、译为:(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10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5、《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106、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后一个“之”
107、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108、如: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109、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110、“之族”中“之”译为“这”,“族”译为“一类人”,“之族”即为“这类人”。
111、六、作代词,代事物,可根据语境灵活地译出来
112、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113、③辍耕之垄上。
1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如果没有“之”字,师道(主语)+不传(谓语)有“之”字,师道之不传(主语)+久(谓语)所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说“师道之不传”不是独立一个句子(虽然它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而是一个句子的一部分成分。
115、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116、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
117、“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118、古代的人必定有老师
119、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120、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121、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也是助词
122、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123、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我爱香山.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爱香山",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当“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子独立性。如:臣之壮也若为“臣壮”则是我年轻力壮,是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但文中“臣之壮也”,为我壮年的时候,此时它只是作为一句话中的状语出现,不能独立成句了。取消句子独立性,顾名思义,就是让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不能成为句子,而只能成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特征是在主谓结构的句子中间插入一个“之”,让这个本可以成为主谓句的变成一个短语,充当句子中的各种成分。举几个例子也许你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124、(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125、译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126、二、作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翻译时可去掉
127、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翻译,也是助词,
- • 高中文言文:“之”放在主谓之间一定是取消句子
- • 春节搞卫生的搞笑文案23句精选
- • 精选搞卫生的搞笑文案【64句】
- • 2023元旦祝福语文案-集合91句
- • 办公室大扫除文案-摘抄25句
- • 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文案精选36句
- • 神仙诗句文案【精选311句】
- • 优选神仙诗句文案【34句】
- • 公司卫生大扫除文案-集锦31句
- • 精选天空叫苍穹大海叫什么。来个文艺点的【2
- • 收到侄女礼物暖心的句子24句精选
- • 形容在家大扫除的句子优选汇总27句
- • 什么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能简言之么
- • 推销饮料的朋友圈的句子-39句优选
- • 精选元旦给领导简短走心的句子【43句】
- • 四季发财财路宽顺口溜-摘抄51句
- • 八年级语文书上的神仙句子【122句文案】
- • 保佑我发大财搞笑句子【优选90句】
- • 班级元旦祝福语简短精辟-集锦70句
- • 描写小孩之间友谊的句子有哪些-通用10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