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典故【精选39句】
得陇望蜀的典故
1、历史典故: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的隗嚣。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2、"得陇望蜀"是一个常用的历史典故,源自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故事。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蜀汉的刘备。
3、"得陇望蜀"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个典故讲述了项羽在攻打秦朝时,先战胜了西北地区的秦军(得陇),然后贪功劳,希望进一步攻打蜀地(望蜀),最终因为这种贪婪心态而导致了失败。
4、这个典故主要表达了一个人贪心不足的欲望和追求更多的野心。它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功名利禄,不知足而渴望更多权势和资源。
5、公元214年,曹操对汉献帝发动了最后的一击:废后,伏皇后被废,曹操之女曹节为后。这是除了废帝之外对汉室最大的打击了,汉献帝默默地看着皇后被拖出去却没有忠臣响应,他自己明白下一步就是自己退位了。
6、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7、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8、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
9、这里史书还有一种记载,并非曹操军迷路,而是某天晚上,山上的一群麋鹿,冲进了张卫军营,导致营啸大乱。不管如何,张卫的运气真是背到家了。
10、民间讨论军事,有一种很受欢迎又很受鄙夷的“军事三段论”:A比B强,B比C强,那么A比C强。结论对口则大受欢迎,结论不对口则受鄙夷。但如果这三者年代相近,那么这对比性还是很强的。对比张鲁—刘璋—刘备—曹操这条食物链,怎么看自己都不可能击败曹操。于是张鲁准备投降,但张鲁的弟弟张卫坚持抵抗,带军前往阳平关修筑工事坚守。
11、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带领大将岑彭攻破天水,把隗嚣围困在西城。在汉军的劝降下,魏军有不少的将领叛变。隗嚣见此情况,派遣大将王元去蜀地向公孙述求援。公孙述接到消息后,派兵前来援救,并驻扎在上邦。于是光武帝又派出大将盖延和耿弁,将公孙述的军队包围了。刘秀见城池久攻不下,便率兵返回洛阳。临走前,刘秀告诉岑彭,如果攻占了陇地,便可率军继续攻打蜀地。人都是不知足的,已经得到了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12、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打了胜仗后,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大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胜,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13、刘备是蜀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战乱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当时,刘备占据了巴蜀地区(今四川省),但他心怀野心,渴望进一步扩张领土。于是,他表示想要得到陇右地区(今甘肃、青海等地),意味着他希望扩张到西北地区。因此,"得陇望蜀"成为形容人贪婪不满足的典故。
14、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此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中也有一段关于得陇望蜀的记载:刘秀打败了王莽,便自立为皇帝。当时,大将军岑彭曾领兵跟随刘秀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得刘秀的赏识。
15、差不多在半路上,曹操接到了刘备平定蜀中的消息。这可能也是曹操走的慢的原因之一。因为蜀中平定,刘备不是守成之辈,必定谋出川北伐,汉中可谓是曹刘下一步的必争之地。而蜀中叛乱两年,刘备还需要时间来整顿内政、准备兵粮,现在是曹操先下手为强的大好时机。孟津这个地方既是黄河渡口,又在洛阳边上,是从中原往关中的主要通道。曹操不慌不忙地停下南征的打算,在孟津做了调整,过了年。
16、曹操从没去过汉中,只知道汉中地理利于防御,所以走陈仓大道,进击河池。河池是氐人的聚居地,当地人曾帮助马超叛乱,于是氐酋窦茂起兵反抗,被曹操攻灭。曹操问降将和凉州人,汉中好不好打。这些人没有进攻过汉中,但张鲁曾出过兵,被夏侯渊一顿胖揍,于是回复曹操:“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
17、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
18、张鲁听到前线兵败,立刻要投降,谋士阎圃劝说:“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张鲁就往巴中撤退,当时手下想烧毁城中辎重钱粮,被张鲁阻止:“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
19、而曹操此时假借南征的名义,从邺城出军,七月出军,走了五个月,才从邺城走道孟津(从河南省北部走到河南省西部)。很明显不是为了南征,是为了躲开宫廷里的那些肮脏事,把黑锅甩给手下。
20、这个典故主要揭示了贪欲无止境的道理。项羽在战胜秦军后,本可以守成稳固自己的地盘,但他贪得无厌,想要扩大势力,结果却不仅未能成功攻取蜀地,反而使得自己的势力被刘邦所击败,最终走向失败。这典故通过项羽的错误,告诫人们贪心贪婪只会带来灾难和失败,应该懂得知足常乐,不要贪过多。
21、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22、得陇望蜀,原意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贪得无厌。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23、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24、年三月,曹操率军十万,进攻汉中张鲁。
25、曹操攻下汉中,看到仓储都没被破坏,顿时明白了张鲁的意思,派人安慰招降。此时曹操离刘备很近了,再往南就是剑阁,也是刘备入川的老路。蜀中人心未定,听到曹丞相来了,军心大乱,经常有人来投降,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26、张鲁统治汉中二十年,对于民生功大于过
27、得陇望蜀的成语,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28、司马懿劝曹操进军:“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刘晔也劝曹操进军:“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29、曹操放心地进军,等到阳平关下一看,张鲁据阳平关和山顶为连营,山又近又陡峭。曹操叹息:“他人商度,少如人意。”直到如今只能强攻山上,伤亡很大,粮草转运不及时,快吃完了。无奈之下,曹操准备撤军。曹操连夜派夏侯惇、许褚通知山上的前军撤退,结果扯下来的前军晚上迷路了,误入张卫的大营,张卫大营大乱。当时辛毘、主刘晔等也在,发现战机,夏侯惇还不信,自己一看,大喜,赶紧通知曹操连夜进军。当晚阳平关失守。
30、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东汉光武帝刘秀。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得陇望蜀的典故
31、源于东汉初年刘秀统一关东地区后,开始向盘踞在陇西的隗嚣和蜀地的公孙述进攻。其中,得陇指的是刘秀攻占陇地,而望蜀则是他希望攻占蜀地的心态。这个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
32、"得陇望蜀"这个典故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利益满足不了就贪更大利益的心理状态,警示人们不要因贪欲而盲目追求,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因贪婪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33、得陇望蜀的历史典故如下
34、曹操推脱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等到七天后,曹操改了主意,问刘晔,我想打了,现在还能打吗?刘晔回答:“今已小定,未可击也。”于是曹操放弃进攻蜀中。
35、汉中归降
36、讥讽人不知道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
3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俗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38、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
39、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 • 得陇望蜀的典故【精选39句】
- • 悬梁刺股的简介-通用45句
- • 小学带有冬字的古诗词167句精选
- • 健康简短语录【精选173句】
- • 表白成功了语录短句
- • 情人之间表白句子-摘抄82句
- • 用金无足赤造句优选46句
- • 历史典故大全(简短)-集锦73句
- • 敬什么造句优选汇总128句
- • 恭敬可以造什么句-通用57句
- • 小时代周崇光有心理问题【20句文案】
- • 声誉大振造句优选汇总32句
- • 手不释卷20字概括故事优选113句
- • 情人节线上表白【75句精选】
- • 悬梁刺股类似的故事优选汇总47句
- • 狂风翻卷造句-31句优选
- • 情人之间有趣的聊天方式【优选20句】
- • 用恭敬的恭怎么写-集合66句
- • 悬梁刺股与谁有关-推荐21句
- • 精选卧薪尝胆的含义和故事【34句】